当前位置: 主页 > 人物访谈 >
杨学宁挥洒画笔推广芙蓉文化
时间:2012-05-12 12:21 来源:中国古镇保护网 作者:为之
杨学宁画作。
杨学宁画作
杨学宁画作。
杨学宁画作

    最近,首届“安仁博物馆月”的系列活动给安仁古镇带来了不少人气,其中建在刘元琥公馆的素人画廊也迎来很多游客和艺术迷。画廊内北京刘树勇的展览“花乱开”和成都杨学宁的展览“芙蓉花开”都是以花为主题,两位艺术家在一个四合院里隔空对展,树荫之中辉映成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杨学宁的芙蓉花系列受到不少观众好评,他的个展在素人画廊里足足展出了一年时间,这在成都美术圈也算是一个奇迹。
    昨日获悉,杨学宁还将于今年6月在四川省郭沫若艺术院举行一场名为“醉在三色芙蓉里”的大型个展,他笔下那些别具风情的芙蓉花以及他对推广“芙蓉文化”的执着理想,杨学宁无愧“中国当代芙蓉画家第一人”这个称号。
    遗憾
    艺术世界和现实生活难见芙蓉
    芙蓉花的娇艳外表和傲霜绽放的气节风骨,一直都是中国书画家争相歌颂的对象。潘天寿的《芙蓉图条幅》、黄宾虹的《芙蓉花落》、傅抱石的《芙蓉国里尽朝晖》、黄胄的《芙蓉花·镜心》等都是以芙蓉花做主角,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量级作品。由于芙蓉花是成都的市花,因此四川的画家更钟
    情于它,张大千、伍瘦梅、周抡园、吴一峰,赵蕴玉等都是画芙蓉的高手。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芙蓉花在中国油画界和当代美术界仿佛缺席了,很少能看到关于芙蓉花的油画,成都画坛,这更是一大遗憾。
    昨日,正在龙泉星光花园画室为今年6月个展埋头创作的杨学宁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采访。杨学宁说:“将在四川省郭沫若艺术院展览的作品都是最新创作的,相比去年我画的芙蓉花,有了不小的变化,去年我画的很淡雅,而今年更强调了色彩,芙蓉变得浓艳起来。”杨学宁解释了自己画风变化的由来,“芙蓉花花形多变,艳丽无比,颜色也是一日三变,早晨是白色、中午是粉红、晚上是深红。”
    杨学宁说,芙蓉的花期很短,只有一天,第二天它就谢了,所以平时很难看到芙蓉花,人们也基本不会把芙蓉花插在家里的花瓶里。“成都号称蓉城,但现在也没有专门的地方欣赏它们,我发现高速路的绿化带倒是挺多的,但谁又能为它们驻足呢?”
    理想
    要把芙蓉油画打造成城市名片
    著名画家庞茂琨评价,杨学宁用油画的颜料表现出水墨画的浸润感,有意地将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与当代油画的时代感进行相互融合与嫁接。为什么要把芙蓉花当做绘画主题?杨学宁解释,不光是芙蓉花本身的美丽,它也是成都市的市花,五代的蜀王孟昶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树。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作为“芙蓉城”的成都为什么没有油画家去画它歌颂它呢?
    此外,杨学宁和芙蓉花结缘还有另一层原因,上世纪90年代,杨学宁《鲜花服饰与女
    人的系列绘画曾轰动过中国画坛,这组绘画以花为衣,以水为衣。之后,他再把对花的凝视放大,发现了芙蓉的美。
    杨学宁说,百分之九十的成都人都知道成都的市花是芙蓉,但同样百分之九十的成都人没有好好欣赏过芙蓉的美,“就是因为芙蓉花的美丽期限太短暂了,对市民来说没有形成固定的视觉形象。”
    他认为,芙蓉花应该是能被当做城市名片的,就像武侯祠或杜甫草堂那样,芙蓉花是有文化和历史的,它和成都的渊源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整个成都市现在都在致力于文化的推广,但却忽略了芙蓉花,因为就是缺少了一个赏花的载体,所以我画芙蓉也就是想提供这样一个载体,通过绘画引出芙蓉花和成都之间一系列故事和文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