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字视频 >
探访千年古镇——永泰嵩口镇
时间:2012-05-18 15:29 来源:中国古镇保护网 作者:为之
 
古镇,在中国的背包客眼里真不算什么,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水乡小镇、边塞关口、僻静山村、……一抓一大把。可惜的是,当古镇的旅游成气候时,当地生态开始改变,最容易赚钱的餐厅、小吃、酒吧、艺品店一家接着一家,很快就完全商业化。这几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镇,有兴趣的话赶快去吧,再过两年就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水陆码头-嵩口古镇  
这座古镇归属福州市永泰县管辖,自从嵩口镇被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后,镇政府一直蠢蠢欲动。不过因为外在的交通……等等条件还不完善,所以虽然都地有一点动作,但是还没有影响到嵩口的面貌。这一趟到嵩口,先从福州搭车到永泰县城,再转搭小车走大约一个半小时山路,骨架几乎抖散了才到达嵩口镇,可以算是偏僻了。
嵩口镇给我的第一个惊奇是,深山里面竟然有一座古老的妈祖庙!原来在陆路运输不畅通的年代,嵩口因为大樟溪的水运之利,从南宋时期就开始成为四周山区农产品的集散地,山里的木材、土特产都从这里运往福州。
据说当时航行在大樟溪上的木帆船被称为「南港船」;因为大樟溪是闽江下游最大的支流,而且向南蜿蜒直达福州,所以被称为南港。极盛时期大约有木帆船一千艘,船工五千多人,还有很多木材商人「放木排」(山里采伐的树木,编成木排沿河而下),可以想见当时嵩口码头的忙碌,一直到民国初年嵩口码头还是相当繁荣。这座妈祖庙正是嵩口水运昌盛的见证,同时这座妈祖庙也是「兴安会馆」──兴安商人在嵩口的同乡会。

嵩口镇在元朝时期发展成商业繁荣的水运重镇,并且设立巡检司(以维持治安为主要目的的政府机关,比县低一级,归属县衙管辖),将嵩口纳入管辖。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每逢初一、十五附近的农夫纷纷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拿到嵩口交易,这种习俗当地人称为「赶墟」,直到今天每逢初一、十五周围的人们还是聚集在嵩口赶墟,一方面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另一方面购买从外地运来的生活必需品。据说人数最多的时候超过万人以上,摆设的摊位长达数公里。

水路运输、贸易、伐木业造就了一批富商,他们大多在嵩口或是附近村落营建居室。尽管古镇里已经有许多现代建筑,幸好嵩口仍然保留有数百公尺长的直街、米粉街、横街……等古街,里面保留了六十多座明清时期古民居,附近村落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更达到百座以上。

用坦厝、用金厝、述善堂、下车碓厝、协和厝、协庆厝、端公阪厝、万安堡、芦洋寨、……等等,都是相当著名,规模宏伟、装饰华丽的古民居。其中用坦厝的木雕、泥塑、石雕、彩绘精美绝伦,特别是十二条屏风,每一个条屏上的镏金透空木雕,经历了近二百年岁月,依然光芒闪耀。柱础上的石雕、屋顶的泥塑、彩绘,展示前辈工匠精湛的技艺,古老的工法与装饰美得令人惊艳。最好的是这些屋子并不是一座座没有生气的标本,每一座古民居里都还有原来的居民居住着,呈现出当地人的生活型态,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地址: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
交通:到嵩口的班车很少,福州西客站每天11:15分有一班车可以到嵩口。另一种方式是先到永泰,再从永泰雇车到嵩口,来回大约一百二十元左右;西客站有到永泰的班车,票价18元,每15分钟一班。去嵩口的话,比较合适的住宿地点是永泰县城。

边贸城堡-得胜堡
得胜堡(这个「堡」字要念成「铺」的音)跟黄龙溪、嵩口是完全不同的面貌,它没有河流经过,也没有豪华的古民居;它是长城边上典型的边塞小城。而且,除了少数摄影爱好者以及背包客之外,几乎没有游客。

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镇的重要关口,位在山西大同市北边大约45公里(大同市新荣区)。是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信道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今由山西大同通往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国道还是从这里通过
今天得胜堡的城墙还在,当然已经是饱受岁月摧残了。这座城堡修建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本来是一座夯土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在外层包上砖,不过今天已经看不到城墙砖,全部被当地居民拆下来盖房子了;据说当时城墙周长三里四分,高度有三丈八尺,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当年的规模。保存得比较好的(应该也是经过维修)是还保留着砖砌拱门的南关门,门洞上还有相当精巧的砖雕,关门内外分别嵌着两面牌匾,一面是「保障」、另一面是「得胜」。

隆庆年间,明朝与蒙古鞑靼部落化敌为友,在长城上的得胜口设立马市,并且在德胜口南边的平原修建了镇羌堡、四城堡(马匹交易市场)、南北致远店(客栈)、马市楼(外贸局)、庙宇、戏台、出售各种布匹,日用杂货的贸易街市、以及得胜堡,作为边关贸易的场所。其中主要的行政、军事设施就是得胜堡。据说当年蒙汉议和,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汗归顺明朝,明朝皇帝朱载就在这里封他为「顺义王」。
所以这里不仅成是边关人员往来的交通要道,而且也是蒙、汉进行贸易的主要场所。当时堡里有驻军,城上架设铁炮,并且有正三品的参将(相当于师长)驻守,算是长城沿线相当重要的关口。得胜堡过去在南北大街上建有四座楼阁,由北向南依次为神武阁、玉皇阁、菩萨阁、城阁。南北大街东西各有六条小巷,建有大小庙宇七十二座。并且设有南北两座衙门,南衙门是最高行政长官,北衙门则是参将府。今天道路格局依旧,可惜只剩下玉皇阁的遗迹。

得胜堡目前人口不多,甚至连堡里一半的土地都开辟成农田。这座城堡因为没有游客,所以根本修复,也没有餐厅、旅馆等设施。不过它却忠实的保留了边塞小城的面貌,而且离大同市区不远,如果对古堡有兴趣,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
交通:在火车站乘座开往堡子湾乡的8路公交车,第一班车6:40开车,末班车18:00开车。如果在市区里包车前往大约八十元左右。

华北农村-丁村
同样在山西,临汾的丁村又是另一种面貌,它不算边关城镇,而是晋南的典型北方农村。丁村是一座盛名在外的小村子,位于临汾市襄汾县城南部大约四公里的普通北方小村庄,竟然拥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器时代的「丁村文化遗址」,以及今天的「丁村明清古聚落」!

丁村不大,却完整地保留了二十六座明清时期农村古宅,以及当时的街道格局。这些老宅子大多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大宽敞四合院,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南房(也称为倒座房,因为这一排房子坐西南朝东北)组成,中间天井,布局与北京四合院相似,但是比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更高大,建筑装饰也更讲究。房子的台阶、柱础、大梁、窗棂布满各种彩绘、雕塑。每座民居都是一件珍贵精致的文物。

这些古老民居最早的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最近的兴建于清末民初,可以说是历经三百多年形成的自然聚落。虽然丁村的老建筑也采用木雕、石雕、砖雕装饰,但是它没有晋中商人豪宅的商业气息,却带有农村诗礼传家的书香韵味。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说,丁村民居综合了明清两代晋南民居建筑的所有特点,庄重而不刻板;雕刻精美细致,而且富含民俗韵味。加上三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动的街道格局,完整呈现古代北方村落的典型面貌。这是丁村独一无二的珍贵之处。此外丁村还有一座“丁村民俗博物馆”可以参观一下。
虽然襄汾县政府很想开发丁村,并且已经拟定了发展计划,不过跟嵩口一样因为交通等周边条件所以还没有动手实施,再过两年估计也要面目全非。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
交通:从临汾搭乘前往襄汾的巴士,下车后在当地雇车前往,来回大约八十元。记得先跟开车的师傅约好什么时候再过来丁村接你。如果你要等农村的交通小巴回襄汾,大概能等得你七窍生烟。到丁村比较好的住宿地点还是在临汾。
  (责任编辑:admin)